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做好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对保证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为落实“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实践环节教学工作规范,实现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专科)的培养目标,并保证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社会实践的内容与要求
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培养适应人口与家庭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从事人口与家庭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专科社会实践包括专业见习(3学分)、综合能力实训(3学分)二部分。
(一)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主要目的是对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有一个基本全面的认识。在学习完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的相关主干课程后,实地了解计生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流程。
专业见习是专业入门的训练,是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培养专业认同感的训练。主要是安排学生到相关计生服务部门进行见习,了解的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的基本内容、操作方法和基本流程等,了解与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行业管理规定,增加对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的直接感受。
专业社会实施环节建议:
集中辅导——制定实习计划——开展教育实习——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小组讨论与交流——独立完成实习总结报告。
1.专业见习时间要求
(1)专业见习要求学生必须在修完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基础知识、课程的同时进行,各地方电大可根据自身课程设计进行相应安排,可以安排在授课之初,也可以在课程中间穿插。
(2)专业见习时间各地方电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到五天时间参观相关街道、社区计生服务部门。
2.专业见习形式要求
专业见习形式灵活多样,各地方电大根据自身特点、生源情况和可利用资源进行安排,并制定具体的实训方案。具体实训形式可以参照以下四种:
(1)学生自主选择到相关街道、社区计生服务部门等与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参观学习。
(2)基地(机构)实训,即针对有实训基地(机构)的地方电大,可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机构)进行参观学习。
(3)便利实训,即针对没有实训基地的地方电大,而学生所在工作岗位又与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无关的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便利性的服务形式和内容进行实训。
(4)邀请相关人员进行课堂分享。地方电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邀请计生服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课堂,与学员交流行业情况。具体形式由地方电大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5)其他形式,如果以上三种实训形式均不能够提供的地方电大,可以采取适合当地的实训形式,比如可以让学员通过国家计生相关网站、各地方计生网站等进行交流,畅谈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以达到专业入门的目的。
3.专业见习的作业要求
作为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和行业面貌的实训课程,专业见习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考核形式为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见习心得体会,当堂完成,由指导老师给分。合格为3学分。
(二)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综合能力实训
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综合能力实训主要是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目的是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理解、掌握,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专业见习的深化。可在专业见习之后,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行。主要安排学生到相关街道、社区计生服务部门的具体服务岗位随岗、助岗或上岗进行综合实训;使之达到能够根据社会服务计划,初步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目的。
1.综合能力实训时间要求
(1)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综合能力实训要求学生必须在修完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60%的主干课程之后进行,各地方电大可根据自身课程设计进行相应安排。
(2)参照中央电大关于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实训的相关规定进行安排。
2.综合能力实训形式要求
综合能力实训形式灵活多样,各地方电大根据自身特点、生源情况和可利用资源进行安排,并制定具体的实训方案。具体实训形式可以参照以下四种:
(1)在岗实训,即针对在民政系统、街道、社区居委会等与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相关的岗位上从事社会管理或服务工作的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进行相应的实训。
(2)基地(机构)实训,即针对有实训基地(机构)的地方电大,可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机构)进行实训。
(3)便利实训,即针对没有实训基地的地方电大,而学生所在工作岗位又与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无关的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便利性的服务形式和内容进行实训,例如以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政策咨询服务、生殖健康服务、教育、倡导与信息服务为主的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领域内的问题为切入点。
(4)其他形式,如果以上三种实训形式均不能够提供的地方电大,可以采取适合当地的实训形式,如选择在课堂上或者通过网络要求学生完成包含以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政策咨询服务、生殖健康服务、教育、倡导与信息服务为主的课程活动分享,例如社区计生调查和社区计生服务方案设计与策划等与管理相关的任务,以考查学生对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核心课程的掌握情况,考核任务由专业教师设计和拟定。
(三)综合能力实训考核要求
(1)参加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综合能力实训的学生,学生的实践表现由实践单位指派的指导教师或部门负责人填写,并加盖实践单位公章。实践单位应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2)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综合能力实训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实训报告为主要依据,原则上实训报告要求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工作总结、个人反思、案例分析等形式不能单独作为实训报告。
二、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
(一)指导教师资格
社会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应由较高思想理论水平、较好专业知识能力和较强写作能力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担任:
1.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大教学情况。
2.具有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取得法学类社会学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的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和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实际工作者;
3.具有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及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实际工作满3年的人员;
4.具有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或相近专业专科学历或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实际工作满5年的人员。
5.专科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条件可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
(二)指导教师职责
1.熟悉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知识与技能。熟悉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专业见习、综合能力实训等教学环节的专业技能;熟悉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理论及行业动态,熟悉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政策法规;熟悉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实际操作规程与方法;具有写作相应文体的能力。
2.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准备好专业见习、综合能力实训必须的各种文件、资料、器材;向学生讲明专业见习、综合能力实训的目的、任务、要求、注意的问题、各种报告撰写方法及其要求等事项。
3.指导学生的专业见习、综合能力实训的全过程。在实习开始后,即时指导、解答、处理疑难问题。至少做3次集中性指导与检查。做好学生与学校、实习基地及实习导师的联系、沟通与协调工作。
4.在专业见习、综合能力实训结束后,及时要求和检查学生撰写的实践环节报告;审查学生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评定学生报告成绩。写出评语并提出评分意见。
三、社会实践考核的评定内容和标准
(一)评定内容
真实性:观点是否真实。
科学性:观点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所学本专业理论、方法。
规范性:论点是否鲜明,是否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理论掌握的程度和对其中某一问题有较深人的理解和认识。
应用性:题材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否结合了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行业或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创新精神,结论是否正确合理。
技术性:能否将反映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工作实际情况的操作规程、方法技巧的文字材料,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行业的法规文件,以及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理论研究文献资料作为论据加以使用,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
(二)评定依据
专业见习以见习心得分享会形式考核,综合能力实训成绩评定以提交的综合能力实训记录和报告方式考核。
四、社会实践考核成绩的评定和审定
(一)专业见习由责任教师结合课堂分享情况评定成绩,专业见习为考查课,不用填写社会实践考核表。综合能力实训的报告依据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出成绩,并由专业责任教师审定合格后,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社会实践成绩按百分制评定。
(三)实践工作中的人口与家庭专业(生殖健康方向)综合能力实训结束后由学生个人填写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实践表现由实践单位鉴定。上交社会实践作品和实践总结报告。按本专业社会实践实施意见的要求,审阅学生的实践报告,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完成实践任务的情况,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
(四)实践作品内容不全、实践总结报告字数不足、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未能达到必需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时、未提交反映社会实践成果的文字材料、抄袭造假者,按不及格处理。
(五)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或实践不及格者,必须补作;实践不完成或成绩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凡社会实践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五、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附件一:综合能力实训报告内容、文体格式、排版和打印稿要求
①报告内容:
实训报告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实习部门和服务对象基本情况介绍、实训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方案、小组计划书)、实际服务效果、实训反思(优势与不足)。
②格式、排版和打印要求:
1.5倍行间距,标准字间距,页边距上下为3.5cm,左右为3.17 cm,中文半角状态,页码居中。统一使用A4纸打印。具体操作如下:
进入word状态,设定字体为中文宋体、字号为四号,下拉文件菜单,在“页面设置”确定页边距,下拉格式菜单,在“字体”确定字间距、在“段落”确定行间距(如上),版面会自动生成为20行、每行30个字;下拉插入菜单,在“页码”确定页码为宋体四号并居中。
文章的结构层次用下列符号表示:
一、(一级标题,宋体、四号)
(一)(二级标题,宋体、四号)
1、(三级标题,宋体、四号)
文章正文中:
(1)题目---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2)姓名----宋体四号。
(3)正文(宋体、四号)
③装订:
文章内容侧订两针,然后用胶水粘贴于社会实践考核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