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开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新型本科高校,广东高等教育“强特色”建设高校,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同时是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绿色学校。
学校现有广州、白云山、中山和南海四个办学校区,形成“一校多牌”办学格局,即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国家老年大学广东分部、广东开放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老年大学和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学校前身是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创建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光辉起点——1978年,传承和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更在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中不断发展壮大。1988年,成立广东广播电视大学附设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2005年,创办广东理工职业学院。2012年,更名为广东开放大学。2019年,举办广东老年大学。2022年,与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实施“集团办学”。2024年,国家老年大学广东分部揭牌。办学40多年来,学校为广东最基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提高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普及高等教育、提升全民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广东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载体、广东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广东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秉承“自强不息、立己经世”的校训,坚持“开放、全纳、终身、灵活、便捷”的办学理念,坚持“一体两翼三化”的发展战略和“依法治校、创新强校、人才兴校、开放办校、技术立校、质量荣校”的发展思路,坚持“职继普”融通一体化发展办学模式,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向着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开放大学和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办学规模
学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举办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学历教育,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乡村振兴教育、社会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努力构建广东终身教育大枢纽。实行体系办学,拥有19所地市级开放大学、69所县(市、区)级开放大学和24个校外教学点,所有基层开大均设立了广东老年大学分校,办学网络辐射全省城乡。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54.5万人,约占广东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2%。
学科专业
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开设开放教育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30个,高职教育专业47个。老年学入选省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入选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社会工作、物联网应用技术入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社会工作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入选省级特色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社会工作、软件技术入选省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入选省重点专业,标准化工程入选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形成“1+4+N”学科专业体系。
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高级职称217人、博士82人、硕士549人,“双师素质”教师395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7人,省高校教学名师、“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及省优秀教师和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8人。学校是省本科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省司法公安与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9名教师被聘为省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名教师入选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省高等职业院校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吸引计划。同时,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专家学者、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领军人物,指导和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教学科研
学校建设的国开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东中心拥有课程资源27201门、教学资源294632个。拥有数字资源数据库48个、电子图书1613603种、纸质藏书1000635册。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学校积极推进科研工作,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后获批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教育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健康养老研究中心、智慧养老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省级平台20多个,获“数字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大国建设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规划、省重大科技、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科研项目240多项,获评省级科研团队3个,获得专利、软著等近300项,多篇咨询报告转化为政府决策。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职继普”融通一体化人才培养。依托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学习成果和非正规教育学习成果的认定和转换,开展高职教育专科与开放教育本科衔接、中职教育与开放教育专科一体化人才培养及研究生联合培养,设立省博士工作站,打通专本硕博学历提升通道,是全省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别最完整的高校。办学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约191万人,占广东省同期毕业生数逾12%。
社会服务
学校服务和融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广东老年大学,构建“省-市-县-乡-村居(社区)”五级办学网络,探索形成“混合多元、学养结合、智慧助老”的老年教育模式,服务境内外老年人约1.7亿人次。服务和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校地协同推动办学网络下沉、专业建设下沉、教学模式下沉,打造乡村振兴教育“云浮模式”,并已在全省63个市县推广落地。服务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组织研制的《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是全国首个以地方标准形式发布的资历框架等级标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互认、学分互通和人才互动,建设全国领先的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体中心,成为服务全民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窗口。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亚洲开放大学协会正式成员,与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等高校和机构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中国计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成立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不断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入选第六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优秀案例”,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践探索多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典型案例。
校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下塘西路1号
邮编:510091
电话:020-83502785
传真:020-83594914
白云山校区: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云泉路162号
邮编:510500
电话:020-83502785
传真:020-83594914
中山校区: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街道丹桂路3号
邮编:528458
电话:0760-89911528
传真:0760-89911720
南海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南新三路2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6393990
传真:0757-86393990
(更新时间: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