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一堂富有吸引力和针对性的思政课,应当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部署,学校党委认真谋划,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以“思政第一课”为主抓手,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生动讲好“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高校思政实践课程,鼓励学校和全省开放大学体系学生扎根南粤大地,努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一张蓝图绘就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绘就新时代广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壮美画卷,更让广东切实肩负起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学校党委书记幸小涛为同学们深入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发展的战略擘画,让大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续写广东改革开放实践的新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广东既是经济大省,更是创新热土、开放高地。身处广东的我们,在新征程上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文清系统解读了广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她号召广大青年学子深入理解广东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把握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机遇,勤奋学习、奋发进取,在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挑大梁、作贡献。
感受新形势下湾区发展强劲脉搏
党委副书记谢锦群从制度、民生、青年发展三个维度阐述了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理论内涵与实践成果,聚焦“四大合作平台”“科创产业融合”“规则衔接突破”“优质生活圈打造”四大方向,为同学们详细分析了参与湾区建设的具体路径。党委委员、副校长丁晋清介绍了广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通过优化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全面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党委委员、副校长宋波详细解读了如何以“百千万工程”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全局、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重塑城乡区域融合新格局、推进生态型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以及广东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堂堂数据翔实的线下“思政第一课”和丰富的线上微课视频学习资料,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广东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深化对国情省情的了解。
积极融入和服务广东改革发展大局
通过课程学习,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理解与认同,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
“我要认真学习,既要有‘挑大梁’的担当,更要有‘走在前’的本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2024级软件技术4班的冯晋锋认真说道。
2024级电子商务1班刘小雨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广东的改革发展实践。”
2024级物联网应用技术1班的于佳乐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提升本领、扛起责任、抓住机遇,把专业所长融入湾区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

校领导讲授“思政第一课”

同学们认真听课